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22年, 第36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22-03-14 上一期   
    “智能网联汽车”专栏
    智能车辆车道线识别方法研究
    王源隆,井志强,张峻玮,王亮国,季子杰,赵万忠
    2022 (2):  1-10. 
    摘要 ( 447 )   PDF(4637KB) ( 565 )  
    针对基于特征的车道线识别算法识别不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开源计算机视觉库(OpenCV)的车道线识别算法来改进车道线的识别。首先对图像进行感兴趣区域划分,其次根据 RGB颜色空间将图像三通道以 5∶5∶0的比例转化为灰度图,经过高斯滤波后用积分图法将图像转换为二值图像,再进行形态学去噪并将二值化图像转换为鸟瞰图,使用滑动窗多项式拟合法拟合车道线。同时,为了解决车道线突然消失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重构缺失边车道线的方法。结果表明:该检测方法在 caltech车道线数据集达到了92.52%的准确率,处理单帧图像耗时约 65.80ms,具有较好的准确率和实时性。提出的车道线重构方法重构效果良好,能有效提高智能车辆的行车安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非结构化道路的无人车MFAC大曲率横向控制方法研究
    叶 心,马 凯,陈 静,张 腾,卢金涛,盛刘振
    2022 (2):  11-19. 
    摘要 ( 165 )   PDF(1235KB) ( 193 )  
    针对无人车大曲率转向控制时考虑道路曲率的视觉预瞄策略在非结构化道路难以应用,基于GPS定位导航系统,综合考虑车速、道路弯曲度与预瞄距离之间的关系,提出一种无人车可变序列预瞄策略,并设计了PID型无模型自适应横向控制方法,进而采用改进的粒子群优化算法实现对控制器几个重要参数的智能调参,最后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控制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采用可变序列预瞄策略的无人车能够根据前方道路弯曲度与车速实时调节预瞄距离,且智能调参后的控制器性能优于人工调参,能够确保车辆以较高精度跟踪大曲率路径。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面向5G远程自动驾驶的CPSS控制系统研究
    杨良义1,2,邓长祯1,2,刘飞洋1,2
    2022 (2):  20-27. 
    摘要 ( 167 )   PDF(4258KB) ( 432 )  
    自动驾驶技术在提升道路安全、通行效率和降低能耗等方面有着巨大潜力。国内外有不少专家和学者提出了多种自动驾驶系统解决方案,但大部分都还处于宏观系统研究层 面,缺少结合具体应用场景的系统化技术解决方案。从信息物理社会(CPSS)系统视角,结合5G通信、远程遥控驾驶、网联自动驾驶等应用技术,提出一种结合新型 5G通信网络的自动驾驶系统架构。采用该自动驾驶车辆系统解决方案,将一款具备线控底盘的车辆改造成了自动驾驶车,并搭建了自动驾驶车辆运行环境,开展了通信时延、主动安全性能和自动驾驶控制性能,实车验证试验。结果表明:从 CPSS视角提出的5G远程自动驾驶系统解决方案,可实现自动驾驶车辆安全、有效控制,具备商业化推广的技术可行性。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复杂路况下无人车辆全速域路径跟踪复合控制研究
    黄迎港1,2,罗文广1,2,蓝红莉1,2,陈 锴1,2
    2022 (2):  28-36. 
    摘要 ( 168 )   PDF(3295KB) ( 161 )  
    针对无人驾驶车辆控制器在宽速度变化范围及复杂路况下跟踪适应性问题,提出一种路径跟踪复合控制方法。建立基于车辆误差状态空间方程的模型预测控制器,并通过它求解前轮转角和纵向加速度,控制车辆直线行驶时精确跟踪目标路径;在分析车辆行驶过程中不同车速和路面附着系数对路径跟踪性能影响基础上,利用模糊控制原理构建转角补偿控制,并以道路曲率信息作为补偿控制选择机制;二者共同构成无人驾驶车辆全速域路径跟踪复合控制 器。在考虑安全行车的避障路径规划下进行跟踪实验,结果表明:在全路面系数下以0~ 180km/h速度变化,提出的控制方法都具有良好的控制效果,以180km/h在冰雪路面上行驶时,其最大横向误差仅为 0.36m。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MPC与 Lyapunov的轨迹重规划与跟踪控制
    孙小松,段 敏,汉红彪,杨 岐
    2022 (2):  37-43. 
    摘要 ( 248 )   PDF(3164KB) ( 326 )  
    针对无人驾驶汽车轨迹重规划与跟踪控制问题,设计了一种双模块控制器。轨迹重规划模块,采用车辆点质量模型在满足动力学约束下,设计MPC(模型预测控制)下的评价函数与控制器形式并进行非线性求解。自适应跟踪模块,基于Lyapunov(李雅普诺夫)第二法引入前、反馈矩阵进行线性求解。通过 Carsim/simulink进行不同速度与路面附着系数下的仿真,仿真试验得出,横摆角度极限值在数值为 5左右的可控范围内波动,侧向加速度满足 ±0.5g约 束,轨迹跟踪偏移量小。仿真试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双模控制器具有良好的路径轨迹规划效果与稳定跟踪能力。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差分进化算法寻优下的自动垂直泊车路径规划方法
    郑福民,段 敏
    2022 (2):  44-51. 
    摘要 ( 172 )   PDF(2174KB) ( 218 )  
    自动泊车系统作为智能驾驶辅助系统的重要环节,针对其路径规划问题,为实现不同泊车工况的路径规划,提出了基于差分进化算法寻优的自动垂直泊车路径规划方法。综合考虑车辆运动学约束、避障约束和边界条件约束,规划了库外两段圆弧式泊车路径,找到泊车起始 区域,之后进行二次寻优,在 Matlab/Simulink中搭建仿真模型,对寻优前后的路径进行仿真分析,并与遗传算法寻优后的路径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差分进化算法寻优后的泊车路径能使车辆更安全、精准地泊入目标车位,表明了所提出的泊车路径规划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自然驾驶条件下驾驶员换道行为的识别与分析
    张 策,韩 愈,刘凯文,王 丹,林 业
    2022 (2):  52-59. 
    摘要 ( 171 )   PDF(2898KB) ( 493 )  
    换道是实现汽车智能化必须涉及的一项研究。为了研究高速公路场景下换道行为特性,对自然驾驶条件下驾驶员的换道数据进行了处理与分析。基于标准自然驾驶数据处理流程对采集的自然驾驶数据进行清洗、标注,并存入场景数据库。定义换道行为,从场景数据库中提取换道数据,并对换道执行阶段数据进行平滑处理。采用支持向量机模型实现换道行为的分类识别。对换道场景的时间以及周边车辆的相互状态等特征参数进行统计分析。最终得到周围环境车辆对换道车辆影响优先等级,为智能汽车换道功能的设计提供数据支撑。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高速公路智能车辆动态避障研究
    冯 樱,乔宝山,袁显举,邓召文
    2022 (2):  60-67. 
    摘要 ( 134 )   PDF(2487KB) ( 225 )  
    为改善高速公路行车安全性,设计了智能汽车动态避障轨迹规划与跟踪集成控制器。建立了智能汽车的动力学及运动学模型,以主车与周围车辆无碰撞、跟随期望轨迹以及保证车辆稳定性作为优化目标,用虚拟势场法描述主车与周围车辆的位置关系,基于模型预测控制原理对智能车辆动态避障轨迹规划与跟踪进行集成控制,采用 Matlab/Prescan联合仿真平台验证动态换道避障算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该集成控制算法在高速公路动态换道场景下,能有效避免主车与周围车辆发生碰撞,保证了行驶安全性。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自动泊车系统测试场景的提取与转换方法研究
    张胜根1,2,张 强1,2,杨良义1,2,邢春鸿1,2,黄俊富1,2
    2022 (2):  68-75. 
    摘要 ( 181 )   PDF(2567KB) ( 355 )  
    为解决现有标准法规中的自动泊车系统测试场景不能有效反映国内典型泊车位类型及其特征参数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机器视觉的泊车场景数据提取方法并转换成相应的测试场景。 采集国内3000余个泊车位的场景数据并进行聚类分析,提取出代表国内典型泊车环境的车位类型及特征参数;根据提取的泊车场景类型和特征,依据所占比例转换成相应的测试场景。对转换后的测试场景、现有标准法规中的测试场景进行对比分析和实车测试。研究结果表明,使用新方法得到的测试场景能更客观地反映国内泊车环境及其参数,区分自动泊车系统的性能优劣。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机械·材料
    铝-镁异种合金搅拌摩擦搭接焊数值模拟
    吴晓虎1,曹丽杰1,苗臣怀1,王 仪2
    2022 (2):  76-83. 
    摘要 ( 121 )   PDF(3036KB) ( 169 )  
    建立顺序耦合的热力学模型,分析了焊速和搭接量对铝 -镁异种合金搅拌摩擦搭接焊(FSLW)温度场及残余应力场分布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垂直于焊缝表面的残余应力呈M型分布,与对接方式分布规律相同,而夹层处的残余应力呈单峰分布;夹层与上侧板温差较小,与下侧板温差达到68℃;随着搭接量的增大,峰值温度和夹层处的残余应力降低;随着焊速的增大,峰值温度降低,夹层处的残余应力明显增大。数值模拟计算的残余应力分布规律与试验测得的数据基本吻合。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复合有机锆交联剂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张 勇1,吕永利2,王艺凡1,曾 俊1,张智博1,陈 志1
    2022 (2):  84-88. 
    摘要 ( 113 )   PDF(1779KB) ( 210 )  
    根据高温聚合物压裂液对交联剂的要求,以新制备的有机配体ABE20、氧氯化锆、乙酰丙酮(AAT)等为主要原料,制备出一种耐高温压裂液用复合有机锆交联剂,并考察了锆含量、交联剂用量,交联时间、交联温度等实验条件对复合有机锆交联剂交联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交联剂锆含量为0.34%,交联时间超过5min,在90℃下,具有良好的交联性能和抗温性能,体系表观黏度均不低于50mPa·s,满足中高温油气藏开发对压裂液表观黏度的技术要求。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汽车空心EPS转向轴旋锻工艺及显微组织研究
    周昆凤1,周志明1,2,3,涂 坚1,2,3,汪学静1,罗 荣4,方飞松4
    2022 (2):  89-92. 
    摘要 ( 103 )   PDF(2559KB) ( 164 )  
    为了研究汽车空心EPS转向轴的旋锻成形工艺及显微组织,设计了正交实验,并对 样品的微观组织及性能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通过旋锻成形的转向轴内外表面光滑,变径处过渡均匀,内齿形状规整,无明显折叠及裂纹产生;粗大的晶粒旋锻后成为具有择优取向的纤维组织,材料致密度得到显著提高。经检测,旋锻成形的汽车全空心转向轴的硬度、静扭强度和低 载疲劳等各项指标均达到了使用要求。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车用余热回收系统涡旋膨胀机涡旋盘应力变形分析
    谢东升1,2,刘 祯1,2,李 正1,
    2022 (2):  93-100. 
    摘要 ( 93 )   PDF(3626KB) ( 167 )  
    以车用发动机有机朗肯余热回收系统中的某型涡旋膨胀机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比分析施加基于线性分布的温度载荷和基于流场的热边界载荷下涡旋盘的热应力和热变形的分 布差异,以及对比分析热力学模型下和基于流场结果下涡旋盘所受气体力作用造成的变形情况及应力分布,研究涡旋膨胀机涡旋盘应力变形情况及分布规律,并探究了载荷耦合作用下和载荷单独施加下涡旋盘形变的不同和变化规律。结果显示:温度载荷是影响涡旋盘变形的主要因素;基于流场下的涡旋膨胀机运行参数更符合其实际工况,温度分布更合理;膨胀腔压差越大,波动越大,形变量越大,且与吸气腔相连的第一膨胀腔形变最明显。载荷单独施加和载荷耦合下的形变规律相似,最大应力和变形均出现在涡旋齿始端且随展开角的增加应力与变形量逐渐 减小,耦合作用下的应力变形大于单独施加下的应力变形且不是简单的线性叠加。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芒稻河特大桥面板混凝土施工期裂缝与温度应力关系规律研究
    黄兰可
    2022 (2):  101-106. 
    摘要 ( 105 )   PDF(3563KB) ( 220 )  
    桥梁面板混凝土在施工期产生的裂缝将对桥梁承载力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为有效解决这一问题,以五峰山过江通道跨芒稻河特大桥为研究实例对象,考虑通过原型观测的方法,实时搜集面板混凝土在施工期的温度、应力应变、裂缝的变化过程,同时对裂缝发展与温度 应力发展关系进行系统。研究结果显示:桥梁面板混凝土施工期裂缝大小规模与温度应力呈指数正相关,且宽缝区域基本出现在温度应力极值区域;合理控制混凝土入仓温度是有效控制混 凝土裂缝的方式,经分析,混凝土各有限元的临界入仓温度为12.5~19.3℃。因此,将实例工 程中的混凝土入仓温度控制在12.5℃以下,可有效防止混凝土因温度应力开裂。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U型永磁电机齿槽转矩优化方法研究
    李杰文1,张学义1,高 霆1,童拉念2, 马清芝2,高艳红2,王 静2,尹红彬1
    2022 (2):  107-114. 
    摘要 ( 92 )   PDF(3593KB) ( 213 )  
    针对齿槽转矩过大影响永磁同步电机稳定运行的问题,推导电机齿槽转矩表达式,研究主要影响因素,并提出利用转子表面开槽来削弱电机齿槽转矩的方法,以3相8极 48槽U型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为例,研究转子表面开槽的形状、偏移角度、宽度、深度等对电机气隙磁密谐波和齿槽转矩的影响规律,确定出最优开槽参数。优化后的开槽参数可有效降低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齿槽转矩,削弱气隙磁密多次谐波,提高电机稳定性。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信息·计算机
    深度融合多尺度结构信息的图像超分辨率算法
    苟光磊,刘文星
    2022 (2):  115-125. 
    摘要 ( 129 )   PDF(3749KB) ( 309 )  
    现有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超分辨率算法主要通过增加卷积神经网络的深度获得良好的图像重建精度,但这些方法缺少对低分辨图像中纹理信息的多尺度分析,以至一些重要的细节特征在超分辨率图像重建中很难得到有效保持。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尺度结构信息堆叠融合的图像超分辨率算法,该方法通过堆叠多个结构信息金字塔模块,实现对低分辨率图像由浅到深、从局部到全局的特征提取和融合,其中的结构金字塔模块由密集连接注意力编码器和逐级反卷积解码器构成,可以充分提取并融合多个局部尺度的结构信息。在Set5、Set14、B100和 Urban100上与现有算法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评价指标和视觉上效果更优,尤其在复杂场景、较大倍数、含噪的情况下效果更好。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RGB D图像的移动端点云分割方法研究
    余方洁1,2,王 斌1
    2022 (2):  126-134. 
    摘要 ( 134 )   PDF(3164KB) ( 243 )  
    近年来,深度传感器和三维激光扫描仪的普及推动了三维点云处理方法的快速发 展。针对传统的前后端分离的点云分割模式,提出了一种使用移动端设备进行三维数据采集与处理的一体化技术方案。基于谷歌的 ARCore开发平台,进行了安卓设备上的深度图获取实验,深度图可进一步转换为点云数据;通过对模型轻量化方法的研究,改进了PointNet网络,使 模型参数量减少为原来的1/5,同时具有约73%的分割精度;最后利用TensorFlowLite移动端深度学习框架,将改进的PointNet网络成功部署到了安卓智能手机上,量化后的tflite模型仅268 kB大小,在启用 GPU加速后,对单幅场景点云数据的推断速度约为 0.7s。实验结果表明了提出方法的可行性。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多特征融合的乳腺癌组织病理学图像识别的方法
    乔世昌a,胡红萍a,郝 岩b,白艳萍a
    2022 (2):  135-141. 
    摘要 ( 89 )   PDF(1668KB) ( 49 )  
    乳腺癌是全球女性常见的癌症类型之一,严重影响了女性的健康,乳腺癌组织病理 学图像的识别已成为医学图像处理领域的研究热点。针对Bioimaging2015数据集进行乳腺癌组织病理学图像的识别研究,将该数据集分为癌类与非癌类2种。实验提取了乳腺癌组织病理学图像染色分离后 4个方向上的灰度共生矩阵特征、小波特征及Tamura纹理特征,并根据颜色 自动相关图提取了原始图像的颜色特征,同时也提取了染色分离前水平方向上的灰度共生矩阵 特征作为纹理信息的补充,最后将提取到的特征进行融合,并输入到支持向量机分类器中,以实 现乳腺癌组织病理学图像的识别,识别准确率达到了83.33%。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轻量化卷积神经网络的疲劳驾驶检测
    程 泽1,2,3,林富生1,2,3,靳 朝1,2,3,周鼎贺1,2,3
    2022 (2):  142-150. 
    摘要 ( 272 )   PDF(2460KB) ( 478 )  
    针对现有疲劳驾驶检测模型在判定准确性与实时性上的不平衡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轻量化卷积神经网络EMLite YoloV4的检测模型。通过使用MobileNetV2作为目标检测网络 YoloV4的主干特征提取网络,并且降低卷积通道系数 alpha,使得网络参数量大幅度下降;改进柔性非极大值抑制使得目标框无需再同时考虑得分与重合度,进一步优化检测速率;加入轻量级特征金字塔 FPNtiny并且融合 mosaic数据增强方法,以保证模型的检测精度。最后,利用EMLiteYoloV4提取面部疲劳特征,PERCLOS与单位时间打哈欠次数对疲劳特征进行状态判定并输出结果。实验表明:该检测模型的准确率达到 97.39%,mAP指标为 80.02%,单帧检测速度为 20.83ms,模型大小仅为 9MB,有效平衡了疲劳驾驶检测的准确性与实时性。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一种面向多物联代理在线应用的弹性资源调度算法
    缪巍巍,王传君,曾 锃,李世豪,张 震,张明轩
    2022 (2):  151-161. 
    摘要 ( 102 )   PDF(1094KB) ( 142 )  
    在电力物联网场景下,不同的边缘物联代理产生类型和结构均不同的数据,运行不同的任务,并且这些任务之间可能存在依赖关系,如何将这些任务调度到合适的物联管理平台的数据处理模块是一个颇具挑战性的问题。尽管对计算机集群上的相关调度研究已有很多,但是一般计算机集群上的调度策略并不适合直接迁移到电力物联网场景上。因此,探究由存在依赖关系的任务构成的应用在一个分布式的物联管理平台上的在线调度决策是有意义的。提出了一个兼顾应用处理用时和负载均衡的联合优化问题,并通过一个两阶段的启发式算法来求解。仿真实验结果表明:算法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了接近最优的表现,在大多数情况下,与理论最优结果的差距小于 35%,因此能在较好满足处理时长要求的同时,兼顾物联管理平台的负载 均衡。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应用国密芯片的物联网安全节点设计
    石少青,崔 超,肖 勇,赵 云,林伟斌
    2022 (2):  162-170. 
    摘要 ( 105 )   PDF(3686KB) ( 310 )  
    伴随物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通讯数据安全问题的重要性日益突出,通讯数据安全直接影响个人隐私、人身安全乃至国家安全。针对物联网设备加密通讯和设备认证等应用场景,基于物理不可克隆函数的国密芯片,设计物联网安全节点,实现对物联网设备通讯数据的加密,防止相关数据被第三方窃取。物联网安全节点的测试与应用结果表明:所设计节点可稳定、 高效地实现通讯数据加密,保障通讯数据在物联网设备中的安全传输。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电气·电子
    10kVXLPE电缆接头缺陷电场仿真研究
    胡新宇1,朱 辉1,陈新岗1,2
    2022 (2):  171-178. 
    摘要 ( 105 )   PDF(3170KB) ( 501 )  
    为研究气隙、受潮缺陷导致的交联聚乙烯电缆接头绝缘劣化机理,以10kV单芯 XLPE电缆接头为研究对象,利用COMSOLMultiphysics软件建立接头有限元仿真模型,阐述了无缺陷、气隙缺陷、受潮缺陷及两种缺陷同时存在的复合缺陷对电场分布的影响;对比分析了不同结构参数及空间位置的气隙缺陷在轴向、径向的电场强度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缺陷的 存在会造成接头场强的畸变,其中受潮缺陷的畸变程度最大。气隙缺陷的场强分布受几何形状 和空间位置的影响,同一缺陷的距离r与最大场强成反比;保持径向尺寸A不变,轴A/B越大,空腔内部的电场强度越小;保持横向尺寸B不变,场强与径向长度成反比;与单气隙缺陷相比, 径向分布与横向分布的双气隙缺陷均会影响电场分布,且影响趋势相反。受电场应力作用,缺陷将在高场强区域扩张,进一步导致绝缘系统失效。不同类型缺陷对接头温度分布的影响不同,主要集中在主绝缘部分。研究结果可为电缆接头的绝缘缺陷检测及缺陷类型判断提供理论参考。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AMB转子系统动力学分析与控制研究
    李 山1,2,卿 豪1,杨 奕1,2,李 耀1
    2022 (2):  179-190. 
    摘要 ( 115 )   PDF(6445KB) ( 153 )  
    在主动磁悬浮轴承(activemagneticbearing,AMB)转子系统的静态稳定悬浮阶段,为了减缓传统 PID控制带来的转子过冲碰壁现象,提出一种基于动力学分析的控制策略。对磁轴承转子系统进行理论动力学分析;将实测运动相关量与理论推导的运动量进行对比,修正理论动力学分析存在的不足;基于修正后的动力学分析推导出减缓过冲控制预测条件,结合不完全微分 PID 控制,形成基于动力学分析的带预测条件的控制策略。系统仿真及样机实验结果均表明该研究方法和控制理论能有效减少AMB转子过冲碰壁现象,实现AMB转子系统的静态稳定悬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电磁暂态仿真模型敏捷生成方法研究
    黄 淼1,李 韬1,文 旭2,钟 浩3
    2022 (2):  191-196. 
    摘要 ( 87 )   PDF(1156KB) ( 132 )  
    大型工业企业电网开展仿真建模时,根据描述电网结构的图形文件搭建仿真模型。 针对这种情况,为提升仿真建模的效率,避免繁琐的手动建模过程,提出了一种电磁暂态仿真模型敏捷生成的新方法。首先,构建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neuralnetworks,CNN) 的识别模型,用于识别图形文件中的电力元件;其次,基于矢量缓冲区提出一种判断电力元件连 接关系的方法,用于识别元件之间的电气连接关系;最后,利用计算机程序生成相应的电磁暂态仿真数据文件。算例测试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协调节点重要度考量的县域综合运输通道识别
    王建军,庞 钰,王 赛,张学宇,卢霄娟
    2022 (2):  197-206. 
    摘要 ( 93 )   PDF(2578KB) ( 143 )  
    根据县域交通特点,构建协调节点重要度模型,提出相应通道布局识别优化方法。引入复杂网络对节点重要度法进行改进,通过网络拓扑特性与位置属性的协调程度确定未来发展的节点重要度。根据计算结果,在分层最优树识别的布局基础方案中引入节点保护环优化布局,提高鲁棒性。实例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客观、有效地识别符合县域发展的综合运输通道,弥补上层规划的不足,对加强县域交通建设、提高综合立体交通网络的效率和服务水平有参考意义。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药学·生物工程
    大学生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流行病学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鲁秀敏1,冯 爽1,汤竣杰1,陈兴栋1,黄 华1,王永堂2
    2022 (2):  207-213. 
    摘要 ( 116 )   PDF(1072KB) ( 156 )  
    为了解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stressdisorder,PTSD)在大学生中的流行病 学特征及影响因素,以重庆市某大学学生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抽样法,利用自拟问卷和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自评量表平民版(PTSDchecklistcivilianversion,PCLC)对大学生 PTSD的流行病学进行调查,并利用卡方检验及多因素非条件 Logistic回归分析相关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在调查的387名大学生中,PTSD阳性症状者64名,占16.54%;不同性别的大学生 PCLC得 分女性高于男性,两者差异显著(P<0.05),而不同年龄段间的 PCLC得分无显著差异(P> 005);暴露于创伤性事件的时间越长 PCLC得分越高,越易患 PTSD(P<005),而是否经历创 伤及在创伤事件中的角色不影响 PTSD的患病率(P>0.05);父母去世者可能更易患 PTSD(P< 0.05)。因此,本调查范围的大学生中 PTSD的发生率为 16.54%,且性别、创伤事件暴露时间及 父母是否健在可能为 PTSD的主要影响因素。可见,重庆大学生 PTSD状况不容乐观,应引起相 关高校及教育管理部门高度重视,针对 PTSD的影响因素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天然生物材料在组织工程化血管构建中的作用及研究进展
    陈国宝,杨 欢,周江一,田吉迅,邓雅心
    2022 (2):  214-223. 
    摘要 ( 130 )   PDF(1800KB) ( 244 )  
    心血管疾病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除了通过施加药物改善血管内膜血栓的凝结状况外,利用组织工程化血管对病变血管进行修复与置换,成为临床治疗的一种新的策略。天然生物材料的组织工程化血管由于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降解性、低免疫原性以 及快速诱导血管新生,展现出巨大的临床应用潜能。总结了基于不同天然生物材料构建的组织工程化血管的最新研究进展,分析了其在血管再生中的作用,并探讨了目前该领域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喹唑啉类端锚聚合酶抑制剂3D-QSAR和分子对接研究
    陈小中,沈 燕,王 娟,胡 勇,林治华
    2022 (2):  224-231. 
    摘要 ( 123 )   PDF(2280KB) ( 136 )  
    利用分子力场分析法(comparativemolecularfieldanalysis,CoMFA)、比较分子相似性指数法(comparativemolecularsimilarityindicesanalysis,CoMSIA)和分子对接方法对一系列喹唑啉类TNKS抑制剂进行三维定量构效关系研究。构建的CoMFA(q2=0.578,r2=0.998,r2pred= 0.815)和CoMSIA(q2=0.624,r2=0.929,r2pred =0.747)模型具有良好的鲁棒性、预测能力和机 制可解释能力。分子对接实验结果表明:Ser1221和 Gly1185是影响这些抑制剂活性的主要氨基酸。研究对设计新型TNKS抑制剂具有参考意义。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甘露醇对创伤性脑水肿及AQP4表达影响的研究进展
    艾 莉1,2,鲁 宏1,2,林治华2
    2022 (2):  232-237. 
    摘要 ( 123 )   PDF(1234KB) ( 128 )  
    创伤性脑水肿是脑外伤最为好发的并发症之一,其致死率及致残率均高,对人类健康造成了极大威胁。甘露醇是临床高频使用的高渗脱水剂,具有快速降颅压的特点,但其不良反应也逐渐被重视。AQP4在创伤性脑水肿的产生与进展中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深入研究甘露醇、创伤性脑水肿、AQP4三者间的联系,以及甘露醇对创伤性脑水肿、AQP4表达影响的作用机制,有利于解决甘露醇治疗创伤性脑水肿所面临的问题,也有助于临床寻求更优化的治疗 方案。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第 22届流体动力与机电控制工程国际学术会议”专栏
    支柱沉降作用下球形储罐的屈曲研究
    黄 思1,易天坤1,欧晨希1,林冠堂2
    2022 (2):  238-244. 
    摘要 ( 89 )   PDF(2614KB) ( 122 )  
    选取一台5000m3的在役丙烷球罐为研究对象,球罐的充装率为 90%。分别建立了单根沉降、蝶形沉降和两根沉降3种情形下的屈曲有限元模型,在ANSYSWorkbench平台进行了屈曲响应分析,得到了沉降的极限值,掌握了球罐在支柱沉降下的屈曲变形规律。研究表明:单根支柱沉降的极限值最大,蝶形沉降的极限值最小,球罐在蝶形沉降下更容易屈曲;球罐在单根沉降时屈曲变形最小,在蝶形沉降时屈曲变形最大,球罐在蝶形沉降下屈曲变形更严重; 在球罐屈曲分析的前期阶段主要是小幅度的弹性变形,而当沉降量超过极限值后,球罐将产生 较大幅的屈曲变形,且屈曲变形最大的位置在拉杆处;球罐在3种不均匀沉降下的屈曲响应均 符合典型的分支屈曲的特点。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CAN智能节点下拖拉机动力换挡变速器控制系统研究
    王 毅, 鲁力群, 孙 萌, 倪慧亭, 尹永芳
    2022 (2):  245-250. 
    摘要 ( 102 )   PDF(2020KB) ( 235 )  
    动力换挡变速器的自动控制是智能拖拉机的关键技术,其控制系统是整车CAN通 信网络的重要节点。设计了拖拉机双CAN总线通信网络,在此基础上,对动力换挡变速器控制系统进行了研究。CAN智能节点的MCU采用Freescale的 MC9S08DZ60芯片,收发器采用TJA1040芯片,6N137构成的光电隔离电路提高了系统的抗干扰能力,使用2个收发器分别连接高低速 2条总线,实现信息传输的备份和容错能力。建立了动力换挡变速器电液控制系统的AMESim模型,建立了0~2s内的分段斜坡信号,作为换挡电磁阀输入信号,仿真时间设为3s,仿真表明:换挡离合器油压特性曲线与理想状况一致;对换挡过程的液压冲击进行仿真分析,发现离合器泄压时刻为 0.4s且换挡重叠时间为 0.4s时,系统受到的液压冲击最小,为 0.48 MPa,对车辆动力影响很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声激励液体透镜腔形状的模态仿真分析
    霍明杰1, 石广丰1, 孟巳崴1, 姚 栋1, 梅毅杰1, 梁明波2
    2022 (2):  251-256. 
    摘要 ( 91 )   PDF(2502KB) ( 146 )  
    为了研究声激励液体透镜中,不同张口角度的毛细锥形腔室对液体透镜模型模态的 影响规律,通过聚四氟乙烯板固着液滴的实验与仿真软件中材料参数的调制,得到了较为理想的材料参数,利用上述材料参数应用仿真软件,对 0°、5°、10°、15°张口角度下的毫米级液体透镜作声固相互作用的频域模态进行研究。分析毛细锥形腔对液体透镜模型特征频率和zonal、sectoral、 tesseral谱模态中液体球冠表面应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加液体透镜毛细锥形腔张口角度,对液 体透镜的特征频率,液体球冠表面的最大应力,最小应力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伺服驱动系统机械谐振分析及抑制方法研究
    王晶晶1, 陆 宇2, 刘永康2, 谢长贵1
    2022 (2):  257-265. 
    摘要 ( 221 )   PDF(2742KB) ( 497 )  
    为提高伺服驱动系统控制品质,简化典型伺服驱动系统结构,建立了包含电机和负载的双惯量伺服驱动系统模型;分析了双惯量伺服驱动系统机械谐振产生的原因,分别讨论了惯量比、传动轴刚度系数和传动轴阻尼系数对双惯量伺服驱动系统机械谐振的影响。采用模型预测控制方法对系统的机械谐振进行抑制控制,设计了基于状态空间表达式的模型预测控制器,通过仿真和对比常规 PID控制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利用模型预测控制方法能有效的 抑制伺服驱动系统的机械谐振,可为多惯量伺服驱动系统的机械谐振分析及抑制方法研究提供 参考。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齿形对汽车同步带传动噪声的影响规律研究
    陈思思, 徐广晨
    2022 (2):  266-271. 
    摘要 ( 97 )   PDF(3049KB) ( 141 )  
    为研究齿形对同步带传动噪声的影响规律,以齿形为ZA和RU型汽车同步带为研究对象。首先建立了2种齿形同步带的振动仿真模型,求解横向振动频响曲线,以振动频响结果作为边界元条件,进行了同步带两轮传动的声学仿真分析,通过仿真获得场点频域曲线和噪声分布云图。然后基于声阵列技术搭建同步带传动噪声源识别装置,并进行转速对2种齿形同 步带噪声影响规律的试验研究,得到不同转速下同步带传动噪声的噪声分布云图。最后通过试 验与仿真结果对比得出,在共振区,不同齿形的共振发生频率不同;在非共振区,噪声幅值随转 速的增加而增大,且RU型同步带传动噪声比 ZA型同步带传动噪声高约4dB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PWM驱动的比例减压阀仿真分析
    吴仁智, 周 凡, 秦 磊, 杨家幸
    2022 (2):  272-278. 
    摘要 ( 154 )   PDF(3094KB) ( 267 )  
    以比例减压阀进行排量调节的电控泵驱动负载时,常会出现压力波动现象,影响泵的工作性能与寿命。基于一款挖掘机主泵上的比例减压阀,利用AMESim软件建立了其仿真模型,并基于PWM控制方法研究了比例减压阀的输入电流-二次压力和油液黏度-压力动态特 性。结果表明:比例减压阀的电流 -二次压力的比例关系在[400mA,750mA]区间内最好,油液黏度降低会引起输出压力脉动变大,造成主泵出口压力波动。该仿真模型为进一步改进比例减压阀参数提供了参考。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