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 2025, Vol. 39 ›› Issue (1): 47-54.

• “新能源汽车高性能电驱动系统关键技术”专栏 • 上一篇    下一篇

双三相永磁同步电机改进型自适应增益SMO无传感器研究

白温毓,蔡君阳,匡 云,徐执仲,马志敏,华 夏   

  1. 1.浙江工业大学 机械工程学院,杭州 310023; 2.浙江万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江诸暨 311835
  • 发布日期:2025-02-25
  • 作者简介:白温毓,男,博士,讲师,主要从事电动汽车电驱传动系统动力学及控制研究,Email:bauyo@zjut.edu.cn;蔡君阳, 男,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电动汽车电驱传动系统控制研究,Email:211122020077@zjut.edu.cn。

  • Published:2025-02-25

摘要: 针对双三相永磁同步电机(dualthreephasepermanentmagnetsynchronousmotor,DTPPMSM)在使用传统滑模 观测器(slidingmodeobserver,SMO)和低通滤波器(lowpassfilter,LPF)时存在高频抖振和信号失真的问题,考虑 DTPPMSM的2套绕组之间电感耦合的特性,提出一种改进型自适应增益SMO的无位置传感器控制算法。基于 DTPPMSM的矢量空间解耦数学模型,使滑模增益根据电流相关变量自适应调整,在状态变量远离滑模面时增大滑 模增益以加快SMO的收敛时间,在靠近滑模面时减小滑模增益以减轻高频抖振。仿真结果显示:该无位置传感器控 制算法能够提高电机转子转速的观测精度和收敛速度,在参考转速为100r/min时将稳态转速估计误差从±2r/min 降至±0.5r/min,200r/min时从 ±6r/min降至 ±0.5r/min,观测器收敛时间从0.04s减少至0.02s。本研究可为 DTPPMSM的无位置传感器控制技术提供新思路,解决2套绕组之间电感耦合问题导致的SMO观测高频抖振问题, 具有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中图分类号: 

  • TP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