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18年, 第32卷, 第05 期 刊出日期:2018-05-28 上一期    下一期
    目录
    2018 (5):  . 
    摘要 ( 207 )   PDF(503KB) ( 8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不同损伤评价标准的正面碰撞乘员保护研究
    2018 (5):  . 
    摘要 ( 392 )   PDF(3060KB) ( 611 )  
    在不同乘员损伤评价标准下,汽车碰撞安全约束系统优化可能得到不同的匹配参 数。基于实验设计的方法选取一定数量的设计点,分别通过PolynomialSVD、Kriging、神经网络 算法建立约束系统的代理模型,用随机样本验证模型的拟合精度。选取神经网络代理模型进行 遗传算法优化,发现代理模型在一些接触边界上存在失准的情况,因此采用多刚体MADYMO模 型分别以多目标优化、加权综合评价指标WIC和CNCAP评分3种损伤评价标准,通过MOGA Ⅱ遗传算法计算得到不同标准下的优化结果。仿真结果对比发现:由于约束系统属于多输入变 量的多目标优化问题,在有限的计算时间内难以得到具有代表性的Pareto非劣解集,加之高维 的解集空间难以直接得出具有工程参考价值的约束系统匹配参数,而采用两种归一化标准则得 出了两组不同的匹配参数,体现出WIC以权重为优先级的重要部位重点保护和CNCAP以各部 位伤害值达标为目标的优化特点。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某乘用车后保险杠刚度强度仿真与试验研究
    2018 (5):  . 
    摘要 ( 345 )   PDF(3020KB) ( 522 )  
    乘用车后保险杠在追尾和刮蹭等事故中将对车身产生保护作用,其刚度强度特性 至关重要。针对某乘用车改性聚丙烯塑料后保险杠的刚度强度特性进行研究。首先通过试验 测量保险杠材料的弯曲弹性模量和塑性应变曲线,然后利用HyperMesh创建该保险杠的有限元 网格模型。在ABAQUS中完成接触等边界条件和载荷的定义,根据企业试验标准的要求对有 限元模型进行刚度和强度的仿真分析,再利用台架试验进行验证,最后对刚度不达标的部位进 行了改进设计。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有限元模型能较好地预测刚度强度性能;保险杠弹性特性 在小变形状态近似为线性,在变形量达到20mm以上时将呈现出明显的非线性特性;保险杠在 大变形及回弹过程中表现出良好的恢复性能并能消耗一定的能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主动转向系统的变传动比设计及电机控制研究
    2018 (5):  . 
    摘要 ( 288 )   PDF(2833KB) ( 661 )  
    针对传统变传动比曲线会造成电机角加速度波动的问题以及主动转向系统需满足 响应速度快、鲁棒性强的要求,首先采用基于函数模型拟合的思路,构造反正切函数模型,通过 最小二乘法对基于固定稳态转向系统增益的变传动比曲线进行局部拟合,使得两者在中速段达 到最佳逼近。然后根据拟合变传动比曲线设计了全局快速Terminal滑模鲁棒控制律,实现对电 机角位移信号跟踪。最后建立Matlab/Simulink仿真模型。与PID算法的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全 局快速Terminal滑模控制算法响应快、无超调、无抖振,在各种工况下能准确、快速跟踪位置信 号。由此可见:拟合变传动比曲线能明显改善电机角加速度的波动;全局快速Terminal滑模算 法适用于主动转向系统的角位移控制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发动机进气歧管对进气系统声品质的影响
    2018 (5):  . 
    摘要 ( 220 )   PDF(2191KB) ( 147 )  
    发动机进气系统是动力总成的关键组成部分,其声品质对动力总成的声品质具有 重要的影响。进气歧管的结构对调节进气系统的声品质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利用GEM-3D 软件和GTPOWER软件相结合,对某直列四缸汽油机进行了仿真,采集了虚拟发动机进气噪 声,通过GTPOST对2种不同进气歧管所形成的发动机进气噪声的声品质进行分析,总结出一 般规律:中心进气歧管的发动机进气噪声听觉舒适感更佳,旁支进气歧管的发动机进气噪声听 觉运动感更强。为发动机进气系统的设计与开发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解耦盘式液阻型悬置内液体流动特性分析
    2018 (5):  . 
    摘要 ( 283 )   PDF(1316KB) ( 329 )  
    液阻型悬置的隔振性能取决于其内部液体的运动规律。大量研究侧重于解耦盘式 液阻型悬置的动力学模型,但对其内部液体的运动规律涉及较少。针对该情况,为阐明解耦盘 式液阻型悬置动态特性的作用机理,考虑到解耦盘的状态具有切换特性,采用切换系统理论建 立非线性动力学模型,并编写Matlab计算程序对解耦盘式液阻型悬置内液体运动规律进行了分 析。分析结果证实了液阻型悬置内液体运动规律与其动态特性的关系,为精确设计解耦盘式液 阻型悬置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车辆双磁流变阻尼器座椅悬架的建模及控制
    2018 (5):  . 
    摘要 ( 259 )   PDF(1290KB) ( 397 )  
    采用双磁流变阻尼器提高车辆半主动座椅悬架的减振效果,建立了包括变阻尼Vogit 单元、附加调节质量和弹簧的串联支路和可变阻尼并联构成的3自由度半主动座椅悬架模型。推 导了该模型的动力学方程,进一步采用改进的BoucWen模型建立了磁流变阻尼器的数学模型。 根据悬架动力学方程给出了基于分层的控制策略,在Simulink中搭建了相应仿真模型,取人体易 发生共振的3个频率信号以及随机激励信号进行测试。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半主动悬架机构 及其控制策略具有较好的减振效果,为半主动悬架的设计和控制提供了参考。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车路协同系统功能实现的场景测试技术研究
    2018 (5):  . 
    摘要 ( 356 )   PDF(1809KB) ( 667 )  
    针对车路协同系统应用示范平台建设中缺乏真实道路场景测试环境的问题,研究 了车路协同系统功能实现的场景测试技术。论述了车路协同系统实现的功能,开发了智能路侧 和移动终端的服务程序,设计了车路协同系统功能测试的技术方案,完成了车路协同典型场景 测试系统的设计。基于交叉口及其附近路段的人、车、路协同测试效果验证了所提出的测试技 术方案的合理性与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典型场景可为实时驾驶辅助和车路协同提供良好的 技术服务。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变附着系数路面的紧急避撞控制研究
    2018 (5):  . 
    摘要 ( 271 )   PDF(2216KB) ( 94 )  
    针对汽车避撞过程中路面发生突变导致传统控制策略失效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 路面实时识别的自适应紧急避撞控制策略。首先利用递推最小二乘法(RLS)对路面附着系数 进行实时在线识别;然后依据纵向安全距离模型将路面突变分为2种形式:一种为安全距离以 内路面发生突变;另一种为汽车当前位置到安全距离临界点这一段路面发生突变,并针对此2 种工况设计自适应控制策略。在搭建的PreScan与Matlab/Simulink联合仿真平台中验证了该 控制策略的有效性。结果表明:该控制策略能很好地完成路面突变条件下传统单一制动控制失 效情况下的紧急避撞。研究结果为汽车的主动安全控制提供理论支持。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双质量飞轮对动力传动系统NVH性能的影响分析
    2018 (5):  . 
    摘要 ( 271 )   PDF(1464KB) ( 674 )  
    基于某三缸发动机动力总成,构建动力总成多体动力学分析模型和前端附件轮系 动力学分析模型,结合台架实验进行结果验证分析,证明了计算方法的正确性和仿真分析模型 的有效性。研究了搭载双质量飞轮和离合器式扭振减振器状态下的曲轴转速和变速器输入轴 转速波动及其衰减率,证明双质量飞轮能有效降低变速器输入轴转速波动,利于改善传动系 NVH性能。对比分析了搭载双质量飞轮和离合器式扭振减振器后发动机前端附件轮系的振动 响应情况,重点分析了带轮转速波动、张紧臂角度、紧边带段张力、松边带段横向位移等参数,研 究结果均表明搭载双质量飞轮会恶化前端附件轮系的NVH性能。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某轨道试验车非线性有限元结构动力学分析
    2018 (5):  . 
    摘要 ( 242 )   PDF(3217KB) ( 248 )  
    为检验用于标定实验的某轨道试验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对其进行动力学分析。 首先采用UG对某轨道试验车进行三维建模,其次利用Abaqus软件建立某轨道试验车的结构 动力学有限元模型,最后运用隐式时间积分动力学方法模拟该轨道试验车的牵引和制动过程, 并获得整车动态响应和车体的应力、变形以及关键部件应力云图。结果表明:该轨道试验车的 车体和关键部件满足设计要求,但牵引系统-牵引杆不满足强度设计要求。分析结果为进一步 改进牵引杆结构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轨道试验车的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车辆抛物线板簧复合刚度数值计算方法
    2018 (5):  . 
    摘要 ( 376 )   PDF(2030KB) ( 487 )  
    利用传统公式计算多片抛物线板簧复合刚度存在困难,而通过有限元方法计算抛 物线板簧复合刚度需要相应的软件辅助以及设计者拥有大量工程经验。为此,提出一种抛物线 变刚度板簧复合刚度简单的数值计算方法。首先,以三片式两级变刚度抛物线板簧为分析对 象,建立此板簧的简化数学模型。其次,从材料弯曲变形理论出发,推导单片变截面悬臂梁复合 刚度一般积分公式,对于多片式主副簧复合形式的抛物线板簧复合刚度,建立基于数值积分形 式的刚度计算方法,并利用Matlab编写计算程序。最后,通过台架试验和有限元方法对所提方 法进行验证,对有限元计算、台架实验、所提方法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本板簧简 化模型可以满足板簧计算精度要求,所提刚度计算方法可以快速准确地计算此板簧的刚度,为 变截面抛物线板簧以及其他变截面板簧设计与应用提供参考。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FSAE赛车双横臂悬架系统设计
    2018 (5):  . 
    摘要 ( 535 )   PDF(1409KB) ( 932 )  
    根据FSAE大赛规则,采用设定基准目标的方法确定整车的轴距、前后轮距、质心 位置等重要参数,完成双横臂悬架主要参数、悬架导向机构的设计。利用CATIA对悬架各部分 零件进行三维建模和装配,运用ANSYA对前悬立柱、摇臂进行强度校核。分析结果显示:设计 的零件满足材料的强度要求。装配完成后的赛车实际运行结果表明:设计出的双横臂悬架系统 具有较好的平顺性,设计方法合理,可为车辆悬架系统的理论计算和轻量化设计提供参考。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橡胶履带底盘的研究进展
    2018 (5):  . 
    摘要 ( 354 )   PDF(1583KB) ( 1750 )  
    橡胶履带底盘集成了轮式底盘和金属履带底盘的优点,应用日趋广泛。总结了橡 胶履带底盘的典型结构和转向方式,概述了该类底盘的研究进展以及虚拟样机技术在履带底盘 研究中的应用,并探讨了橡胶履带底盘研发中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方背式MIRA模型射流主动控制气动减阻研究
    2018 (5):  . 
    摘要 ( 341 )   PDF(2674KB) ( 266 )  
    使用CFD仿真软件STAR-CCM+对类车体MIRA模型的尾流场进行仿真研究。 采用主动控制减阻技术的流动控制方式,应用定常射流控制尾流场的流动结构。探讨了射流减 阻的减阻措施,使用雷诺时均法SSTk-ω湍流模型对方背式MIRA模型尾部流场进行数值仿 真,分析了尾部可能减阻的位置,找到各位置下最好的减阻工况,将单个位置下的最优减阻工况 进行组合,实现最大程度的减阻。探讨了尾部涡流的变化,发现通过控制模型尾部的分离涡可 以改变车体的压力大小,从而减小模型的压差阻力,实现减阻的目的。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6-UPS型Stewart平台复位的全自动天平校准测控系统研究
    2018 (5):  . 
    摘要 ( 159 )   PDF(1842KB) ( 259 )  
    为了提高风洞天平的校准效率,满足其大载荷、高精确度和自动化的要求,结合并 联式机构刚度大、承载能力强、无积累误差、精度高的优点,利用目前较为成熟的Stewart空间6 自由度平台,设计了基于6-UPS型Stewart平台复位的全自动天平校准测控系统。介绍了各个 子系统,定义了各子系统之间的空间坐标,研究分析了施力环节和复位环节,提出“分工明确,步 调协调”的快速校准控制策略,并基于该策略推导了校准算法,提出步调协调函数,具有一定的 实用价值。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滞后效应的轨道不平顺与车体振动间的相关性研究
    2018 (5):  . 
    摘要 ( 150 )   PDF(1388KB) ( 313 )  
    基于轨道不平顺对车体垂向振动的影响存在滞后性的特点,研究了轨道不平顺与 车体振动的相关性。通过“变量筛选”,对数据8步移动平均处理进行“变量滤波”、“关系滞后 效应处理”等一系列的技术处理,建立了变滞后量回归模型,改善了二者之间的拟合效果。绘制 变滞后的垂直加速度与其估计值的对比线图,通过更直观地分析发现两者变化趋势基本一致, 各区域内两者的极大值、极小值基本同步。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喷头工作状态实训装置的研制与应用
    2018 (5):  . 
    摘要 ( 164 )   PDF(1801KB) ( 287 )  
    针对非农机专业的涉农专业的本科生在学习植保机械、喷灌机械过程中,对机械的 执行元件喷头难于理解的现状,研制了喷头工作状态实训装置。该装置通过调节频率来改变电 机水泵的转速,从而改变喷灌系统内的压力,满足多种喷头工作要求;采用液晶显示屏,用于触 摸操作和显示操作画面。该装置在本科生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培养了本科生的实践动 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波形钢腹板桥加速度多点激励随机振动分析
    2018 (5):  . 
    摘要 ( 231 )   PDF(1564KB) ( 334 )  
    采用大型有限元软件ANSYS计算分析了波形钢腹板PC组合箱形连续刚构桥加速 度多点激励随机振动响应,对桥梁进行力学建模分析,结果表明:在桥梁的顺桥向对基础施加2 个不相干激励(加速度功率谱)时,波形钢腹板PC组合箱梁桥上部结构的跨中部分受到的影响 最大,其位移量最大为3.5cm,上部结构受影响程度从桥梁中部沿顺桥向向两侧递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低碳排放约束下城市停车换乘设施规划研究
    2018 (5):  . 
    摘要 ( 133 )   PDF(1186KB) ( 393 )  
    停车换乘出行模式可以有效缓解城市交通拥堵,间接降低交通排放。研究了满足 一定低碳排放指标约束下,停车换乘设施规划问题。建立了同时考虑停车设施运营者和出行者 的双层规划模型。上层为运营者在CO2排放指标约束条件下以停车运营收益最大为目标的优 化模型,下层是在停车换乘交通出行网络弹性需求条件下用户均衡分配模型。根据模型特点, 设计了MSA算法与遗传算法相结合的求解算法。算例路网测试结果表明:模型可在一定程度 上反映出行者路径选择行为,停车换乘模式可以减少人均交通排放,达到了所设定的低碳排放 指标,同时达到运营收益最大的目标,为停车换乘设施建设提供了思路,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实 用性。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渗滤作用在雨水资源化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2018 (5):  . 
    摘要 ( 222 )   PDF(1231KB) ( 450 )  
    目前雨水资源化的主要工程措施为绿色屋顶、渗透性路面和生物滞留池,而它们都 无一例外地要用到渗滤作用,植物的选择、介质层的厚度及配比等参数的设置将极大程度地影 响渗滤周期、渗滤效果及滤料寿命,从而影响雨水资源化的效果。综述了渗滤作用在雨水径流 污染物去除和资源化应用方面的研究进展,详细介绍了绿色屋顶、渗透性路面和生物滞留池渗 滤性能的影响因素,并展望了雨水资源化技术的应用前景。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有机质与无机电解质对黏性泥沙絮凝影响研究综述
    2018 (5):  . 
    摘要 ( 176 )   PDF(1447KB) ( 517 )  
    黏性泥沙絮凝一直是研究者们广泛关注的重要课题,以往的研究较多地关注了泥 沙特性及动力条件对于黏性泥沙絮凝的影响。近年来,研究者们逐渐认识到环境介质条件(如 水体中的有机质、无机电解质等)对于黏性泥沙絮凝也有重要的影响。综合分析了有机质与无 机电解质对黏性泥沙絮凝的影响的研究现状,从微观角度解释了其絮凝机理,指出了现有研究 中存在的不足,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家用血液检测服务系统中诊断与预测算法的研究
    2018 (5):  . 
    摘要 ( 128 )   PDF(1218KB) ( 242 )  
    为了准确地获得C反应蛋白(Creactiveprotein,CRP)的浓度,研制了一种家用血液 检测服务系统,并设计了诊断与预测算法。诊断算法采用以决策树模型为基础的病情诊断算 法,预测算法采用以灰色预测模型为基础的病情预测算法。两种算法的实验结果表明:病情诊 断算法的测试集准确率为88.45%,符合诊断要求;病情预测算法的小误差概率P>0.95,拟合 效果较好。该研究可为辅助心脑血管疾病的医学治疗提供参考。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食管鳞状细胞癌中ARTN、GFRα3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2018 (5):  . 
    摘要 ( 152 )   PDF(2079KB) ( 139 )  
    探讨ARTN和GFRα3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 关系及意义。应用免疫组化SP两步法检测25例食管正常组织、17例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组织、 114例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ARTN、GFRα3蛋白的表达。结果表明:ARTN在正常食管黏膜、 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组织和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0、23.5%、80.7%, GFRα3阳性表达率分别为0、29.4%、76.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与食管鳞状 细胞癌浸润深度及临床分期有关,浸润深度T3、T4表达高于T1、T2(P<0.05);临床分期Ⅲ、Ⅳ 期高于Ⅰ、Ⅱ期(P<0.01),ARTN与GFRα3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0.198,P< 005)。由此说明ARTN和GFRα3表达与鳞状细胞癌生物学密切相关,两者协同作用可能促进 食管鳞状细胞癌浸润及进展。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三维质量结构模型“平安医院”建设的实证研究
    2018 (5):  . 
    摘要 ( 138 )   PDF(1220KB) ( 238 )  
    基于三维质量结构模型对“平安医院”建设进行分析,梳理总结中山市某三甲医院 创建“平安医院”的措施及2012—2015年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了解基于三维质量结构模型 “平安医院”建设的效果,推进“平安医院”创建工作的深入实施,探索一个具有科学性、系统性 及适用性的“平安医院”建设模式,为其他医院的“平安医院”建设提供参考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运用iBeacon技术的室内导航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2018 (5):  . 
    摘要 ( 200 )   PDF(2149KB) ( 327 )  
    智能手机中基于位置的应用和服务对室内导航定位以及多目标路径规划等提出了 更高的需求,为此,设计了基于iBeacon技术的室内导航系统。对采集到的iBeacon信号强度和 移动定位结果分别进行滤波处理,随后采用平滑多目标DLite算法根据用户偏好规划不同路 径进行导航,并上传定位及导航数据至服务器以便后期查询统计。系统具有开发简便、信号干 扰少、定位精度高、多功能导航等优点,采用APP+Web交互方式,供普通用户、商家、管理员3 类使用者操作,完善用户体验。实验结果表明:在实验室内测试的500组数据中,432组数据的 定位精度达到1m以内,并成功利用定位信息进行多目标路径规划,实现实时导航。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主从博弈的负荷聚合商奖励价格制定策略及可控负荷调度研究
    2018 (5):  . 
    摘要 ( 188 )   PDF(1284KB) ( 459 )  
    由于实时电价可能会造成新的用电高峰,奖励价格的提出则可以更好地鼓励用户 合理安排用电时间,削峰填谷,提高电力资源的利用效率。首先,构建了负荷聚合商与用户的两 阶段互动模型。其次,在考虑负荷聚合商购电风险、电网安全风险和缺供电风险的情形下,分别 以负荷聚合商收益期望最大、风险最小和用户用电成本最小为目标,以奖励价格波动限值、家居 设备工作特性和用户舒适度为约束,建立了基于主从博弈的负荷聚合商定价策略。之后,采用 粒子群算法与遗传算法相结合求解负荷聚合商定价策略。最后,在IEEE4节电配电系统中进行 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与仅依靠实时电价相比,所提出奖励价格策略能降低负荷聚合商收 益风险,并保证其总收益随着用电量的增加而稳定增长。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示波法的电子血压计设计与实现
    2018 (5):  . 
    摘要 ( 309 )   PDF(2981KB) ( 690 )  
    针对传统电子血压计硬件电路复杂、易受外部因素和噪声影响、精度和一致性较差 的缺点,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基于示波法的电子血压计。该电子血压计的硬件由STM32控制器 配合少量的外部电路构成;信号处理主要由数字滤波器等软件实现;血压分析采用了两阶高斯 拟合和变幅度系数法结合的计算模型。设计的样机在10名志愿者的血压测量实验中测得:收 缩压平均误差为2.6mmHg,标准差为2.2mmHg,舒张压平均误差为2.0mmHg,标准差为1.6 mmHg,精度高于美国ANSI/AAMISP10—1992血压测量标准。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应用SAPSOBP神经网络的DOA估计方法
    2018 (5):  . 
    摘要 ( 170 )   PDF(2274KB) ( 379 )  
    声源方向估计是声纳、雷达、无线电发射机跟踪和移动通信中的基本问题之一。对 矢量水听器声源的波达方向角(DOA)进行研究。传统的BP神经网络容易陷入局部最优,虽然 PSO优化的BP神经网络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这个缺点,但仍容易早熟收敛,造成搜索精度的降 低。为此,提出了一种模拟退火粒子群算法,并利用其优化BP神经网络,改进矢量水听器声源 的波达方向角(DOA)估计的性能。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模拟退火粒子群算法优化的BP神经网 络具有更好的泛化能力,提高了DOA的估计精度。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MEEMD小波软阈值函数的去噪方法
    2018 (5):  . 
    摘要 ( 189 )   PDF(1418KB) ( 320 )  
    结合互补集合经验模态分解(CEEMD)和基于排列熵的信号随机性检测,提出了 MEEMD方法。通过采用MEEMD方法将一个含躁信号分解为几个固有模态(IMFS),用软阈值 函数来抑制高频固有模态的噪声,提高信号的信噪比(SNR)。对比该方法与基于EEMD和小波 软阈值的联合去噪、基于CEEMD和小波软阈值联合去噪等方法得到的信噪比(SNR)和平均平 方误差(MSE),发现基于MEEMD小波软阈值去噪方法的去噪效果较好。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OFDMFH自适应抗干扰技术研究
    2018 (5):  . 
    摘要 ( 108 )   PDF(1239KB) ( 97 )  
    针对战术通信中OFDM宽带系统存在严重的带内干扰的问题,提出了基于OFDM FH自适应的抗干扰方法。结合OFDM系统和跳频系统的抗干扰特性,针对每个子信道进行信 道质量探测,由探测结果自适应地改变跳频图案和子载波的资源分配,从而有效躲避干扰,增强 系统抗干扰的健壮性。仿真结果表明:OFDMFH自适应系统在不同干扰源下较OFDMFH系 统有1~3dB的误码性能提升,较OFDM系统有3~7dB的误码性能提升。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卷积神经网络在SAR目标识别中的应用
    2018 (5):  . 
    摘要 ( 174 )   PDF(1333KB) ( 351 )  
    针对SAR目标识别问题,提出了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SAR目标识别方法,并在此 基础上对算法进行改进,提出CNN-SVM模型。将传统卷积神经网络的soft-max分类器替换 为支持向量机,并对卷积神经网络提取的特征进行分类。首先对样本做剪裁、去噪处理,然后通 过加噪、去噪等方法对样本进行扩充。通过对MSTAR数据集进行仿真发现:传统的卷积神经网 络和改进后的卷积神经网络对3类目标的最佳识别正确率分别为97.5%和99.4%,证明了所 提算法的有效性。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一种基于灰色变精度粗糙集的属性约简方法及其应用
    2018 (5):  . 
    摘要 ( 138 )   PDF(1220KB) ( 288 )  
    针对订单接受决策中存在着大量冗余属性和不精确分类的问题,利用粗糙集和灰 色系统理论的思想,提出了一种基于灰色变精度粗糙集的订单属性约简方法,解决了经典粗糙 集处理分类不精确的问题,弥补了传统的灰色粗糙集容错能力差的不足,避免了一定程度的信 息损失。该方法首先对订单接受决策属性进行分析,建立订单接受决策属性体系。然后对订单 属性值进行收集和预处理,建立灰色关联矩阵,通过调整灰色关联关系阈值和分类正确率阈值, 基于重要度对订单属性进行约简。最后通过实例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VGCG宇宙模型的非线性塌缩
    2018 (5):  . 
    摘要 ( 328 )   PDF(1417KB) ( 197 )  
    在球状塌缩的框架下研究了VGCG宇宙模型的非线性塌缩。VGCG和重子是形成 宇宙大尺度结构的重要成分,重点研究它们的非线性塌缩过程。讨论了不同的α和ζ0取值对 VGCG模型球状塌缩过程所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大值的α和小值的ζ0都可使得非线性塌缩 过程发生得更早并且更快。通过将研究结果和ΛCDM模型的情况进行比较发现:当α的取值 小于等于10-2时,VGCG模型和ΛCDM模型的塌缩曲线几乎重合在一起。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两阶段Logit广义估计方程的渐近性质
    2018 (5):  . 
    摘要 ( 200 )   PDF(1158KB) ( 295 )  
    Wang证明了经典Logit广义估计方程的渐近性质,在同样条件下,证明了两阶段 Logit模型广义估计方程的存在性与相合性,推广了文献的相关结果。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一类SEIR流行病模型的全局稳定性分析
    2018 (5):  . 
    摘要 ( 287 )   PDF(1162KB) ( 618 )  
    研究了一类具有常数移民的SEIR流行病模型地方病平衡点的全局稳定性。借助 于基于时间平均性质的全局稳定性判定的新方法,给出了地方病平衡点全局稳定性的条件,改 进了以往文献中关于全局稳定性的结果。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数字图像放大分数阶偏微分方程方法
    2018 (5):  . 
    摘要 ( 166 )   PDF(1336KB) ( 204 )  
    图像放大过程中会导致图像的边缘和纹理等细节模糊化,采用分数阶偏微分方程 可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将Riesz导数化成Hadamard有限积分部分,用分段二次插值多项式对其 逼近,从而得到该分数阶导数的一种收敛阶为3-α的差分格式,然后应用该差分格式对图像放 大结果进行边缘信息增强。由于该差分格式对非零的Dirchlet边界条件有效,因此相比一般的 高阶方法其更适合图像处理。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与现有方法相比,能更有效地还原图像的 边缘纹理等细节。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动态区间标度下的群组序关系评价法及其应用
    2018 (5):  . 
    摘要 ( 159 )   PDF(1199KB) ( 393 )  
    传统的区间标度群组序关系评价法在求解静态综合评价问题时具有简便、直观、易 计算的特点,但对于求解动态综合评价问题尤其是对于属性权重不确定的情形还具有一定的不 适应性。鉴于此,对上述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新的动态区间标度下的群组序关系评价 法。通过实例表明该方法计算简便、思路清晰、应用范围更广且更贴近实际。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